這個長得像鹿晗的00后 7個月賺3500萬_裁心鏤舌網
“00后”、個長個月明星臉、得像的后7個月賺3500萬。鹿晗這三個標簽組合在一起,賺萬大多數年輕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個長個月職業,可能只有“網紅”。得像的后
以“山寨鹿晗”走紅的鹿晗“凌達樂”(曾用名:鹿哈),在最近一個月上了三次熱搜,賺萬每次都與錢有關。個長個月“鹿哈半年收入超過3000萬”“鹿哈自曝帶貨7個月掙3500萬”,得像的后這些話題源于凌達樂在今年9月初的鹿晗一場直播,彼時,賺萬凌達樂被觀眾問及今年掙了多少錢,個長個月他耿直地回復“7個月,得像的后每個月500萬(元),鹿晗3500萬(元),成本應該有1000(萬元)?!?/p>
很多報道沒有提及他最后補充的“成本1000萬元”,但究竟是賺了2500萬元還是3500萬元,可能并不重要——反正對普通人來說,都是想都不敢想的數字。
不僅自曝收入,凌達樂也不避諱自己買了千萬豪宅、百萬跑車和寫字樓的事實?!败囎釉绢A算是200萬元以內,結果超預算了,全部搞下來是277萬元?!?/p>
“知道網紅賺錢,沒想到這么賺?!?/p>
某種程度上,以“山寨明星”形象出道的凌達樂,還是顛覆了大部分人對于網紅吸金能力的認知。
而大概是出于“避風頭”的考慮,因高收入而被廣泛議論后,凌達樂選擇暫時“隱身”,帶貨直播停留在9月28日,抖音簡介更新為“休息中”。按照月入500萬元計算,凌達樂停播至今,已損失了約三百多萬元收入,且每天要掉粉一萬名左右。
直到昨天,凌達樂再次因收入話題上熱搜后,才發博文稱自己被惡意“買熱搜”了,并為占用公共資源道歉。
意外的是,相較于其他網紅、明星被曝出的高收入,輿論對凌達樂頗為寬容。熱評多是調侃、玩梗。最嚴厲的一句話,也不過是“只要依法納稅,就沒什么好說的?!?/p>
01 賺的堪比正主,“鹿哈”憑什么
通過第三方直播監測平臺數據提供的銷售額,以及行業傭金標準,我們計算后認為凌達樂自曝的收入規模,或許并無夸大的成分。
截至10月19日的最近180天里,凌達樂共開了103場直播,一般開播時間是晚上23時,單場直播時長為2—4小時。據第三方監測,這103場直播,場均觀看人次約為293萬,場均銷售額在100萬元—250萬元之間。
也就是說,凌達樂近半年的總銷售額(GMV)至少也有1億元,且大概率遠遠超過這一金額。
構成這上億元GMV的,主要是一款無骨雞爪。這一單品在凌達樂直播間近半年貢獻了3千萬元—6千萬元的銷售額,傭金比例約為18%——也就是說,單這一款雞爪,就有望為凌達樂帶來600萬元—1200萬元的收入。
整體上看,凌達樂的選品也都是零食,又以白牌、平價為主。比如6.9元30個的沙琪瑪,9.9元100包的果凍,9.9元3袋的巧克力太妃糖,以及19.9元一斤的手剝筍。這些零食,構成了他幾乎全部的銷售額,也使得他的客單價不足10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他曾12次上架過小米家電組合,小米雙開門冰箱賣過4次,還帶貨過高價的iPhone 14,和千元紅米手機、榮耀手機。但無一例外,這些數碼家電的銷量都是0。
“一般來說,這類偏娛樂屬性的網紅,帶貨的商品從價格到品牌,優勢都很有限,他們也從來不是靠提供‘商品力’來賣貨的,而是單純依靠低價商品的消費決策比較‘輕’,觀眾‘不動腦子’就會下單?!敝辈ミx品師胡天解釋。
當然,通過平價、白牌的零食進行薄利多銷,只是凌達樂賺錢的一部分原因。更重要的因素,或許是抖音“賞飯”。
近半年時間里,他直播間超8成的流量均為“自然流量”。
我們曾報道過很多轟動一時的直播事件,比如2022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趣店預制菜,據行業人士分析,其一系列直播背后的流量推廣費用或以億元計。而據第三方監測,大部分頭部直播間的流量結構中,免費流量均僅有4成,剩下的得靠付費去獲取,有些達人直播間的一半流量,都是花錢買的。
所以雖然凌達樂自曝3500萬元的收入背后,有約1千萬元的帶貨成本(猜測主要是付費流量成本),但考慮到它帶來的是上億元的銷售額,“營銷費用率”已算得上很低。
不僅流量采買成本低,凌達樂的直播間在硬件、員工方面的投入也很有限。
同樣銷售規模的直播間,普遍已開始專業化、機構化運作,至少也是十幾個人的班底,涉及直播間裝修、燈光、助播、場控等。但凌達樂一般就在自己家中直播,也沒有專門對場地進行布置。除了少數場次會邀請其他主播合作外,大部分時候他都是一個人。
02 粉絲不足一成,山寨明星的直播間誰在買
在慣性認知里,看凌達樂直播、進行消費的,更多的應該是女性。
對過去直播場次進行觀察,我們也發現“山寨鹿晗”對于年輕女性,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。不乏女觀眾反饋,凌達樂能提供一定的情緒價值,花一點小錢支持他,陪伴自己度過凌晨的兩三個小時。
“會迷失在他的‘公主請下單’的話術里?!?/p>
但反直覺的事實是,據第三方監測,凌達樂直播間的男性觀眾與女性觀眾對半開,甚至偶爾是男性更多。同時,31—40歲的人群占比與18—23歲的幾乎一樣,都在35%左右。
此外,從數據來看,凌達樂也不具備粉絲經濟。他的直播間觀眾結構中,粉絲占比僅個位數百分比,“關注流量”占直播間流量的比重長期不足1成,可以說微不足道。對比來看,近30天直播數據顯示,東方甄選關注流量占比超2成、“交個朋友”更是超4成,私域黏性可見一般。
也就是說,很多人看凌達樂的直播,只是恰好被推送到了,又因為直播間里賣的是低價、剛需的零食,于是順手買了一件,僅此而已。
所以與其研究凌達樂的成功密碼,著眼于選品、直播話術,乃至長相——有人說是因為凌達樂與鹿晗高度相似,長得好看,也有人說他姿態低、謙卑,讓人心生好感。但更可能,凌達樂只是恰好享受到了抖音這一階段的自然流量紅利。
畢竟,在全國數萬主播中,長得比他更像明星、更具專業帶貨能力的大有人在,然而絕大部分人仍籍籍無名。宏觀現實是,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等聯合編制的《中國網絡表演行業發展報告(2022-2023)》,我國網絡表演(直播)行業主播賬號累計開通超1.5億個,其中僅0.4%主播月收入10萬元以上,95.2%月收入為5000元以下。
回顧抖音“造神”的過往,展示農村生活的張同學曾被選中,于是農村生活成了短時間內的流量密碼。唱“挖呀挖”的黃老師曾被選中,短時期內漲粉數百萬人,一首兒歌全網翻唱。
同樣的內容,哪怕更加精工細作,但只要紅利期一過,熱度就會迅速退散。張同學和黃老師,都嘗試過帶貨直播,從結果來看,似乎并不成功。所以更可能的解釋是,在算法所主導的短視頻平臺,任何網紅的發跡,都有平臺“賞飯”的因素在里面。平臺“黑盒化”的推薦算法,對網紅來說,接近于“一種運氣”。
運氣只有一次,凌達樂抓住了。平臺將流量灌入他的直播間,讓他無需過多考慮供應鏈、內容運營等專業能力,只要上架那些經過平臺反復確認的最好賣的、無需慎重決策的便宜零食,然后等著一茬接一茬的人來買就行了。
“其實從我運營過的直播間來看,凌達樂的選品和話術都很‘普通’,但恰恰是他普通,不去刻意追求選品與人設的匹配,反而帶貨效果還不錯。如果他走‘山寨偶像’的人設,賣潮流衣服、配飾,那大概率是沒什么銷量的?!?/p>
03 潑天的富貴,一次也夠了
在業內人士眼中,長期售賣輕決策的低價白牌商品的網紅,增大收入空間的最好方式,是賣“直播切片”。
今年年初,凌達樂成立了“長沙凌達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”,用以負責電商售后,以及直播切片授權等業務。
我們曾介紹過“在抖音快手做‘直播切片’,月入十萬”,這一商業模式的本質,是主播將個人的帶貨直播視頻,授權給第三方商家,商家通過帶貨視頻掛商品鏈接的形式進行銷售,銷售額與授權主播進行分成。
我們嘗試聯系凌達樂的直播切片授權客服,但截至發稿并未通過。抖音上,已有“凌達樂直播精選”“凌達樂直播爆款”“凌小樂”等賬號通過凌達樂的直播切片,進行商品分銷,只是普遍觀看量較低,對比這一模式最為成熟的小楊哥切片,帶貨視頻的流量差距還很大。
“正是因為‘白牌’商品,更需要主播能依靠個人影響力,給視頻增加流量,給商品提供背書。就目前來講,凌達樂的影響力還相對有限?!焙旖忉?。
此外,銷售規模到了一定量級后,一般有幾條路徑突破瓶頸。一是多平臺運營,最典型的如“交個朋友”,二是深入供應鏈,合作定制爆款單品,比如東方甄選獨家的烤腸,三是繼續擴大流量,抖音粉絲量最大的達人小楊哥,就是鮮明的案例。
多平臺運營看重的是直播間作為“渠道”的品牌價值,一般需要達人自己有很強的私域黏性、粉絲效應,其它平臺才會考慮引入。比如東方甄選的門面人物董宇輝,“交個朋友”代表性的人物羅永浩,都是自帶流量的典范。
“平臺引入新主播,也是希望讓主播將粉絲一并帶入?!焙煺f到,而粉絲規模約700萬、直播間流量占比不足一成的凌達樂,能力上還有所不足。
“供應鏈合作也是一樣的,工廠看重的也是渠道品牌自身的研發能力,比如東方甄在農產品領域的深耕。而普通帶貨達人,既缺乏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研發資金,一般也沒有投入的意愿和能力?!?/p>
至于最后一種選擇,“繼續擴大流量”。我們觀察到,近期小楊哥已經開始“家族化運營”,與平臺內不少頭部網紅,乃至各領域的明星進行合作,甚至請到奧尼爾、哈登這樣咖位的體育明星,來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。
最適合凌達樂的是第三條路,他早期也有過嘗試。早年,他加入過山寨EXO男團“ESO”,涉足直播帶貨后,曾邀請男團的其他成員一起參與,但效果尚不如他自己一個人播。
“增強影響力,可能是他繼續做大銷售規模的唯一選擇,近期他上了不少熱搜,挺有流量的,跨領域地去和其他博主一起做內容、直播,還是有機會面向不同的粉絲群體,再漲點粉的?!?/p>
不過胡天也表示,風口浪尖之際,這一行為本身又有輿論風險。
當然,客觀地說,即便天花板近在眼前,凌達樂“這輩子也賺到了”。他曾坦言自己出身卑微,眼前的選擇無非去廠里上班,或是在酒店做服務員。
如今他坐擁近600萬粉絲,賺到了上千萬元的財富。豪宅、跑車夢都已實現。潑天的富貴,對普通打工人而言,哪怕只來一次,似乎也足夠了。
注:文/沈嵩男,文章來源:電商在線(公眾號ID:dianshangmj),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億邦動力立場。